问曰:女病血崩后,忽顶巅痛甚者,何故?余谓凡属少阳经病,皆可服此方,不必定要寒伤太阳之气逆于胸胁,不能外出者可服。
细将上卷辨认阳虚、阴虚秘诀熟记,君、相二火解体贴,则阳虚之病于在上、在中、在下,阴虚之病于在上、在中、在下,皆可按法治之也。千古以来,用参机关,惟仲景一人知之,而时珍本草云:"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"。
又五常政大论曰:阳明司天,燥气下临。此症可用理中汤加砂、半、茯苓温补其土,自愈。
答曰:此元阴不足于肺,肺火旺而大肠之火亦旺也。盖由人之禀赋不同,受病有异,正气化邪有迟速,邪气化尽而已。
溪涧水毒,灼然有之。余细推究病情,伤寒阳明症之烦躁、口渴、饮冷、发热,是从外感得来,脉必长大,定有头疼、身痛、恶寒等情。
肺气壅则大肠之气壅,而血亦与之俱壅,故痢症作。略曰:经言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。